(文|杨彦波)我是2020级转博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因此也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研究生教育的看法。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使同学们深入了解某领域,并获得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导师指导和项目驱动在该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我认为,对个人积极性的培养对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样重要。
首先,师生均要想办法让科研工作不断获得正反馈。经观察,一些优秀研究生在介绍自己课题时是主动和自信的。当我们从科研中不断获得正反馈时,就会时形成这种态度。相反,如果一个研究生读研前期的科研体验不佳,可能会影响其整个读研期间积极性。
其次,给予研究生独立空间和抗压的机会。研究的独立性很重要,帮师兄师姐打下手和自己的课题出成果获得的成就感是不一样的。虽然人的个性不同,但这种最初感悟是相似的。因此,导师可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对员工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合理把握课题的难度,先给员工分配简单独立的课题,尔后可逐渐深入,员工培养了一定自信心和积极性后,如果后面课题更难,会具备一定适应和抗压能力,不会过于消极应对。
第三,帮助研究生明晰deadline。研究生自身也需要意识到,每个课题和项目的周期是有限的,该时限可根据课题的难度来评估。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的deadline,课题可能往往会进入拖延的状态,这种情况就要跟导师或师兄师姐细致讨论,努力分析问题原因,设法尽早结题。而一个课题推进最快的时间是开始前几个月,人们对新事物的学习最开始是积极高效的,过了一定期限,心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倦怠。这种情况下,新的或多个课题的并行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本身也需借助这种方式不断调整适应自身时间管理模式,毕竟高效率比长时间的低效工作更合理划算,对研究生而言,花点时间了解多个课题背景也有助于视野的提升,提升其工作完成度、工作效率。
第四,不妨快速找到一些小技巧,打造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学术共享平台。有同学可能认为多个项目太难或者不适应,其实新的项目或课题快速入门是存在一些技巧的,比如通过中文论文初步了解某项研究的背景和常见方法,或向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取经。善于向更优秀的人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往往一些优秀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开导我们的课题。因此,作为研究生应学会同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和学习沟通能力。如今,院内已有各个层面的交流平台,但员工与员工间的学术交流平台还未有效建立。虽然太阳集团成定期开展学术沙龙,但通常邀请的是院外专家和院内导师,员工的话语权肯定是不足的,员工间的学术交流多限于同一课题组内。而学术展示、成果交流和经验分享的过程,也是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必经之路。院内沟通的壁垒会更小,准备也更方便。此外,本专业涉及的领域广且深,很多课程需要经过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因此,我个人建议,课程资源共享是有意义的,比如马彬广老师的系统生物学课程提供了线上讲义及课程大纲。如果由学院牵头,对本专业的课程讲义进行汇总并在研究生群共享,就可极大方便学习者。一些优秀的毕业论文也可经审核后选出部分进行共享,这种共享理念,是大家共建,大家受益的。
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重要因素有很多,我认为,如果把握住“正反馈”“独立性”“deadline”“共享”这4个要点,大抵也就把握住了研究生积极性培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