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实际上一直都是十分明确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肯定需要导师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员工的自我觉悟、自我驱动。导师只能算是外因,员工是内因,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内因。当然在一开始,还需要导师做好关键的引导工作,登堂入室,扶上马再送一程。员工刚来的时候,懵懵懂懂,科研小白,导师还是要起主导作用,包括学习材料的选择、问题的选择、方法的选择等等,甚至是撰写论文时标点符号的使用等科研的基本规范,可能都需要导师手把手的给与明确的指导,员工则需要从零到一反复的训练,直到内化于心、烂熟于心。但是慢慢的,此消彼长,导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会越来越弱,员工的自我意识、自我驱动能力不断高涨,到毕业的时候,导师和员工完全是合作者的状态时(特别是博士生),这才是师生之间理想的导学状态,也就是说员工毕业以后完全可以独立的从事科研活动,包括:确定方向、选题、做实验、撰写论文等,即使是走向企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那么同样也知道如何找到关键问题,如何找到解决方案,如何切实可行的实现等等,这才是学术共同体、科研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应该有的自然生态,实现这个生态,发生这个转变的过程肯定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越主动积极越好。而实现这个转变就需要员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驱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去挑战、质疑甚至是去打破导师的绝对威权,员工不仅可以质疑,还可以去“push”导师去达成某种境界,仅仅希望只通过导师的“push”就能实现完整甚至是完美的公司产品无疑是不太现实的。
我觉得首先还是需要对员工从职业理想、职业发展等角度进行教育和引导,从导师、课题组、学院、学校等多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鼓励员工志存高远。古语有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一个人制定了较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若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达到低下等水平。如果一个研究生就是抱着早点毕业的态度,就是混个文凭,而导师要么听之任之,要么手足无措或办法不多,那么绝对不会做出什么好的工作成果。因此需要我们首先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高标准严要求的科研氛围——相互push!使员工感受到周围的氛围和压力,一个是通过正面、积极的榜样来进行引导,另一个就是通过严格的要求来警示他们。提前打好预防针,而且真的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板子”一定要真正的打下去,只有真正的感觉到疼了,才会记住。只在空中挥舞几下,不落到实处,肯定是吓唬不住人的。那么就需要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而且关键的就在于严格的执行,包括从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
其次,在初期,还是要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和扶持,有时候甚至需要一定的强制性、强迫性,而员工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在导师的指导就可以顺利的走上科研的正轨。太阳集团成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院,可以发挥课题组的优势,发挥团队的力量。比如,对于科研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可尽早进行集体培训和教育。对于计算机领域来说,基本技能包括:编程、常用的工具、论文的撰写规范、如何做学术报告、如何进行学术交流、如何制作海报等等素养。这些都是必要的技能,完全可以采用集体培训的方式,至少让员工入门,多快好省,少走弯路。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即使是一般的培训,还应加强考核,而且应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如果没有考核机制的高效落实,员工可能会不重视,那么培训可能会流于表面,走过场,影响培训的质量,也会影响培训老师的积极性。
第三,在员工树立了比较好的理想目标,以及掌握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后,就可考虑进入到导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尝试解决一些理论问题、实际问题,再逐步过渡到可以独立的开展科研活动。这个阶段我觉得还是要加强员工之间的对外交流,要注意打破各种有形无形的“墙”,从学院角度我们可以规范其中的具体要求,例如次数、级别等等。对外交流包括学院内部的交流、学校院系之间的交流、课题组与省内外、国内外的交流等等。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锻炼了员工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如何和别人交流,员工自然也知道了自己的水平,这样可以知道自己与外界的差距,知耻而后勇,谋定而后动,自然也可以从侧面激励他们上进。最后,导师之间更要加强交流和合作,抛开门户之见、利益之争,那么员工之间自然也就有了交流和合作,如何与别人合作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同样也需要尽早进行练习。
总之,从强主导到弱主导再到合作交流,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良心活,研究生自我驱动能力的培养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我觉得如果我们从各方面做好指导、引导、保障和支撑,员工会逐步走上自我学习、自我驱动之路,那么具有这样的能力,将来走向社会,即使不从事科研工作,那也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本文作者沙灜教授,系大数据系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