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之窗】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兴起,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转型复苏和产业变革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世界主要国家分别在人才体系建设、科技研发创新、数字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制定战略规划,以推动本国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其中,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数字技术研发和数字产业化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涵盖的ICT(信息通信技术)技能分类,数字人才既包括具备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等专业数字技能,从事数字产品服务开发或技术研发工作的人才,也包括拥有数据化思维,能够利用特定数字工具或借助新技术辅助传统工作,与专业数字人才协同互补的复合型跨界人才。此外,大量非数字职业岗位对于从业者使用办公软件,或网上信息查询等基础数字技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国普遍面临数字人才短缺的问题。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显示,年龄在16-74岁之间的欧洲人中,具备基本数字技能的人仅有54%。2020年,55%的欧盟企业反映在填补信通技术专业人才缺口方面存在困难。2021年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最终报告》认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全民数字素养培育等方面准备不足,将对产业竞争和国家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数字人才的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针对这一问题,从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制度等领域制定相应政策,以构建本国数字人才体系,保障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的“核心素养”
为增强本国教育系统数字人才培养能力,缓解劳动力市场数字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近年来,各国政府相继从教育理念、基础设施、教师培训、制度设计等多个方面推动教育数字化改革,希望通过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高各级各类员工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水平,从培养端提升数字人才供给的规模和质量。
教育理念方面,澳大利亚教育部门自2017年开始,已将数字素养作为继学习、阅读、写作、表达沟通、计算之后的第六个核心素养,添加到澳大利亚核心技能框架之中,并在2020年发布的《面向未来的基础技能》中进一步提出了员工未来需要掌握的数字技能标准框架。在基础设施方面,为营造智能化教学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教育装备水平,法国政府于2017年9月启动了为员工全面配备可移动数字化学习设备的行动计划,并在2021年推出“教育数字领地”项目,对教师和员工家庭的数字设备、教育内容进行全方位部署;教师培训方面,各国教育主管部门普遍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培训内容之中,例如印度政府要求教师升至高学段任教或从事新教学任务之前,需要相应参加包括计算机应用技能、网络运用及维护、教学与技术融合应用等与数字技能相关内容的培训项目。
在高等教育领域,各国政府的改革思路是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系统,高校根据本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技能需求调整学位类型和专业课程体系,以帮助高校员工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灵活多变的就业市场。例如,爱尔兰政府推出的“就业实习经验计划”,通过23所高校开设短期高等教育微证书项目,提供科学、工程、信息通信技术等专业的模块化课程,鼓励在职人员适应其职业岗位的数字化转型,并获得相应的高等教育学位。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人工智能产业浪潮中主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和组织机构变革,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在2018年开设了全美第一个人工智能学士学位,其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机器学习、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内容;斯坦福大学于2019年成立的新机构——人工智能研究院,汇聚了计算机科学、神经生物学、经济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业界专家顾问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的前沿课题研究。
国际数字人才的“养与争”
由于各国现有的人才储备难以在短期内充分满足数字产业高速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尤其是高层次数字人才普遍存在数量稀少、培养周期较长的问题,因此在完善教育体系数字人才供给能力建设、满足数字经济中长期发展人才需求的同时,各国政府还根据本国数字产业的发展特征,在国际员工人才招聘和跨国技术移民等领域出台鼓励政策,广泛吸纳各类国际数字人才以扩充本国数字人才队伍。
一些国家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优势,鼓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以授予奖学金、学费减免等方式,吸引科学技术相关专业国际员工进入本国高校学习交流,同时出台针对部分专业的倾斜性就业政策,通过更加优惠宽松的就业实习条件,吸纳本国劳动力市场紧缺专业的毕业职工,满足当地数字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例如,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中的研究型大学,为满足国际员工的留学需求,围绕大数据、计算机等热门学科领域,增设诸如环境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金融技术与数据科学等新专业,并积极招收来自中国、印度、巴西、东盟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研交流合作。美国为了吸引更多科学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国际员工,缓解国内技术研发型人才不足的问题,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相关专业国际员工的选择性实习项目延长至36个月,其他专业毕业生的选择性实习项目时间则只有12个月,这一政策有利于STEM领域的国际员工获得更长的实习项目时间来获取工作签证、积累工作经验。这种一体化的人才招聘政策能够引导更多国际员工进入STEM领域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弥补美国国内数字人才缺口、稳定劳动力价格的作用。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在同步完善技术移民政策,通过签证优待、鼓励人才回流等方式,从全球范围招揽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数字人才。例如,德国2020年3月1日生效的《技术劳动移民法》,进一步放宽了对技术工人移民的教育资格约束,取消了此前对非大学教育专业引进技术人员的限制,并针对信息通信技术等特殊行业人才制定了“绿色通道”,极大地简化了其申请移民的流程条件。印度作为传统移民输出国,目前有大量高层次人才流向发达国家,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创新工作;为了吸引海外数字人才回国发展,印度外交部在海外设立了侨民服务中心,主动联络动员在当地学习就业的印度侨民;印度政府设立国家风险基金,向回国创业的科技人员、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资助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软件公司进入印度建立开发中心。
数字技能培训“全民化”
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快,对生产生活领域的渗透性强、覆盖面广。非数字职业岗位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字技术产品,以及基础数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而相比于传统行业,数字产业从业者的职业流动频次普遍增加,对于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知识技术的持续学习需求更大。为了保障各类在职工作群体能够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持续获取专业实用的数字技能培训服务,各国政府将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与投资基金等相关组织纳入数字技能培训网络,并设置专业化组织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帮助从业人员缩小在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获取的数字技能与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
例如,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承担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和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任务,是德国数字技能培训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数中小企业受资金和发展规模的限制,难以将新兴数字化设备应用到生产环节和培训过程中。为改善这一状况,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门专门出台了“提高跨企业培训中心数字化程度”项目,通过连续三年资金投入为跨企业培训中心更新数字设备,提高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水平,以保障该中心充分发挥为中小企业员工提供新技术进修培训、持续提升职业学校员工数字技能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诸如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安全、数字产品服务的消费和使用等基础数字素养,已经成为大众工作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将发展全民数字素养,作为提高社会人力资本水平的重点规划内容,并向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国民提供数字技能培训。例如,塞尔维亚等国制定的国家数字技能发展战略,提出要提高年轻人、老人、女性和社会弱势群体在内所有公民的数字知识和技能,政府要保障数字技术能够促进社会公平而非经济两极分化。
为全面提升公民数字素养,近年来各国政府持续出台政策文本。新加坡通信和信息部2018年印发的《数字准备蓝图》,明确了包括信息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交易能力在内的公民基本数字技能框架,并在提升国民数字素养方面提出了开设数字技能课程、关注儿童与青年网络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公民信息和媒体素养以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等具体举措。欧盟从2010年就开始制定培育全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战略规划,近年来又陆续出台一系列计划倡议,以落实持续提升欧洲公民数字素养的发展目标,如2017年发布的《欧盟教育工作者数字胜任力框架》、2020年发布的《欧洲技能议程:促进可持续竞争力、社会公平和抗逆力》,以及《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等。以《数字教育行动计划》为例,这一计划的目标是,促使欧盟成员国的教育培训系统能够持续有效地适应数字时代,并提出了更新欧洲公民数字能力框架、建立数字教育中心、制定欧洲数字技能证书等具体措施。
(作者:薛新龙、岳云嵩,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本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联合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LHZX202210)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10/13/nw.D110000gmrb_20221013_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