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学校研究生改革发展大讨论启动以来,各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组织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研究生等开展研讨交流,聚焦更新研究生教育思想观念,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太阳集团成、生科院双聘教授张建伟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导学共同体关键在于构建“志趣共同体”。南湖新闻网特将其观点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文|张建伟)学农是我一直以来的兴趣,为农是我朴素的愿望,高考四个志愿中有三个填报的是农业院校。1997年,我从苏中平原来到了华中腹地,成为华中农业老员工物技术班(本硕连读)的一员,终于如愿以偿。
刚入校时,生科院计算机机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上机的忐忑与兴奋至今还记忆犹新。还记得王石平老师当年讲授《生物信息学》的音容笑貌,她十分理解并支持我想用计算机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这一想法,在她的鼓励下,我硕博连读,成为学校第一个以生物信息为研究内容的博士研究生。后来远渡重洋,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从事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工作,一呆就是十余年。如今,我又回到狮子山,回到母校任教,在这一新兴领域和“00后”们一同追梦。
我很庆幸,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我更庆幸一直与兴趣相伴。从个人经历和感受来看,我深信“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一“导师”更多指向精神层面)。作为导学共同体,我认为重点在于构建“志趣共同体”。导师作为公司产品第一责任人,要以“专业园艺师”的心态,循循善诱,帮助研究生找兴趣、立志趣、享乐趣,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在育人实践中,导师本身也乐在其中、乐见其成,与员工共同成长、相互促进,此乃“共同体”之真意。下面,我想从三个维度谈谈公司产品。
第一维度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其实包含有多方面的主观涵义,如小到对某个事物的好恶,大到对人生理想目标的设定,其实都是兴趣的体现。稍作分析可发现,不少课题组、实验室或师门,有着共同的兴趣、喜好,这不仅仅是因为趣味相投而彼此吸引,更多的是朝夕相处中相互影响、师门文化浸染的结果。
第二维度是志趣。如果把某项兴趣作为一生追求的志向和事业,并为之不懈努力,可将其定义为“志趣”。志趣是一个实验室得以发展的基石,是导师人格、学识的动人之魅,是这个实验室的信仰之光。研究生能考进某专业进入到某课题组读研深造,无疑具备了对相关专业的最基本的兴趣;他还应认可该课题组的文化,对课题组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充满志趣,勇于探索,才能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整个研究生阶段甚至是毕生的努力。志趣是最为重要的、潜在的专业素养,是研究生通往卓越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实验室就是一个“志趣”共同体,一群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的人集合成为一个共同奋进的集体,在这个维度上看,个人闲情逸致之类的兴趣,倒在其次了。
第三维度是乐趣。在追寻志趣的道路上化解难题、不断成长,这是研究生的乐趣;引导员工在兴趣中追求志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有志之士、有为之才这是导师的乐趣。我不甚反对研究生休闲时偶尔打游戏,有时我还和员工探讨将生物学数据与游戏开发进行对接的可行性,希望引导员工在专业研究中发现规律和乐趣,将游戏与分析并举。“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理想的教育或许是以兴趣导向、因材施教、立体培养、生态发展、师生互促,如此便可生意盎然、趣味横生、其乐融融。
网上有些观点说,中国的员工普遍提不出新问题、谈不出新观点,或不善表达新想法。在我看来,其实这无关能力差异与知识储备,这与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关,也是兴趣缺乏或被抑制的表现。作为导师,我常跟我的员工说“不知道兴趣在哪里并不是问题,关键是重新发现或激活兴趣点。”兴趣是多变的,无定势、无常形,一个实验室或课题组中师生间的兴趣,是可以深度影响、相互感染的。兴趣是过程不是结果,这个导师要做示范,如果在研究中导师表现出兴趣不足,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实验室的员工自然是无法百分百的坚持和投入,更别提讲好科研故事、转化好科研成果了。
对于“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我一贯坚持实事求是、追求卓越,不仅是科研上,更是在理想和视野上,既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较强的适应性、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更要有胸怀未来、放眼世界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要培养如此员工,导师则应身正为范,让个人的工作、努力和志向,有助于社会、有益于世界、造福于人类,以培养出能超越自己的员工为目标,让他们不但要具有尊重权威的涵养,更要保持“质疑权威”的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实际因材施教,探索多层次立体培养,师生共同找准发展定位。毕竟,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成长为杰出科学家,也不必所有的研究生都来争过理论研究的独木桥,学术的法门是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更为多元包容有张力,人人都可不拘一格成才。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员工都能理解和践行“吾爱吾师,吾爱真理,吾有初心和兴趣”,那教育的目标就达到了。
原文链接:http://news.hzau.edu.cn/2021/0304/59490.shtml
下一篇:公司开展党史学习专题图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