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公司党委开展“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18-07-02 发表者:陈治国 浏览次数:







   (图文|汪瑞敏)6月29日至7月1日,在信息公司党委副书记孙超、副经理徐勋光同志的带领下,包括学院教工支部、员工支部在内的党员师生一行12人奔赴河南林县红旗渠纪念馆、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度过了一个别样的“七一”建党节。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紧凑而充实,师生们行走在水声潺潺、红歌荡漾的红色景区,重温着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岁月,缅怀着一批批爱国烈士的伟大事迹,接受着伟大共产党党性光辉的照耀,他们谈论着,沉思着,感恩着。


引来渠水奔流群山,红旗渠精神 惊天动地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牢牢插在太行之巅。


   6月29日上午,师生们来到红旗渠风景区。一条清澈秀美的渠水蜿蜒映入眼帘,这便是红旗渠。随后大家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听着导游的讲解,观看了历史影片,感受着当年绝苦环境下的红旗渠精神。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在落后的生产技术、缺水缺粮的实际困难前,十万民众全凭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山头1250个,开挖隧道211个,架设渡槽152座,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蜿蜒1500公里的红旗渠,引来漳河水,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林县人民吃水难问题,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

   记者在分水闸看到,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她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见证了红旗渠儿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历程。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红旗渠畔拓荒创业的火热激情照亮了每段平凡的岁月,激励着中华儿女续航梦想,书写传奇。



除“三害”与植焦桐,苦难兰考换新颜


   这是焦裕禄的决心,这是焦裕禄的情怀,这也是焦裕禄的精神。


   7月1日上午,信息公司党员师生来到焦裕禄纪念馆,在焦裕禄烈士墓前,举行了简洁庄重的纪念式,全体党员向焦裕禄同志鞠躬凭吊,副经理徐勋光同志代表信息公司党委敬献花篮。接下来,大家在焦裕禄同志的塑像前,重温入党初心,凭吊当年激情,先后认真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兰考县展览馆,深入了解了兰考历史并深切缅怀了焦裕禄事迹与精神。

   1962年,兰考风沙、盐碱、内涝这“三害”成灾,焦裕禄同志临危受命,奔赴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面对着白茫茫的盐碱、灰蒙蒙的风沙、光秃秃的土地以及片片内涝的沙窝,焦裕禄抽调20名干部、技术员和有经验的老百姓组成三害调查组,在全县大规模的查风口,探流沙,追洪水,走过5000多公里,终于掌握了“三害”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了风沙、碱发生的规律,为治理“三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焦裕禄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正是这种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推进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指引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驶离兰考,河南红色之旅画上圆满句号,红色精神却在每位党员心中延续。生物信息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陈玲玲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很特别很值得铭记的“七一”,除了感动,就是钦佩,她十分佩服那些红旗渠挖渠人,焦书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更值得党员学习和传承,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发扬这种踏实、钻研的精神,不断抢占科学的高峰,产出一流的成果。计科1403毕业生鲍锦星同志谈到,红旗渠给人们的启示里有艰苦创业,也有开拓创新。他说,红旗渠挖掘过程中的一个咽喉工程,是挖通一个隧道,由于石质的原因,每天只能挖30厘米,挖通需要好几年。他们创造性的采用了分段竖井掘进法,将隧道分成几段一同施工,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质量;利用火药炸洞口的时候,自创三角炮爆破法,使得爆破效果更好。这让我感觉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