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多年前,太阳成集团官网校报某一期副刊上曾经登载过这样一则文字《在杂乱中书写历史》,大概讲的是宣传部老师的书桌,“杂乱”成为了一种常态和风景,大有不杂乱不成活的意味,这种杂乱中其实还有它的严谨在,一旦翻检和新闻业务有关的文档,可谓记忆深刻,路径准确,一找一个准。现在学通的怡然和园宝向我约稿,我确实很惶恐,不是新闻传播科班出生,也从未直接“管辖”过学通社,但和近10任社长都有过交集和故事。我知道这些铅字注定无法成为历史,所以,思绪再杂乱些,想来大家也不用见怪吧。
校园评论的重要向来是被大家低估甚至是严重低估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不付诸文字,不附丽文采和技法,很难久远流传。但对新闻记者而言,在现场才有新闻,你不在事实现场,怎么办?华中农大7千亩,没有新闻事实怎么办?其实不难。第一现场不饱满,可以抓住第二落点、第二现场,而如果对传统的南湖新闻、官方口径不甚赞同,有话要说——这就产生了校园评论。从第一期以文会友笔会交稿情况来看,消息作品其实较少,人物通讯和校园时评倒占去了大多数,这也就有力证明了大家其实还是很爱评论这个新闻体裁的写作的。情感抵达加上理智抵达,再加以“专业现场”的分析,作者个性的逻辑梳理,新闻评论写作的过程和结果,其实还是蛮畅快且值得回味、自矜的。比如近日来,围绕“食堂涨价”的事件,出现了集体吐槽、全民评论的娱乐化倾向。目前的权威说法是,新闻评论兼有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功能,评论是报刊的“良心”,最好的记者写评论,而从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看,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新闻、“背书式”、外交辞令体的写作令人生厌,而交互式新闻、新闻+评论有更多的市场,甚至会有单独评论频道(周刊)、无评论不新闻的走向。
我们学校还是比较重视评论的建设和写作的,包括2006年迎评创优前后、2008年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前后、110周年校庆期间等重大节点,一时间评论火力全开,我印象中,有一次是3篇评论搬走了一堆垃圾,有一次是老董事长张端品教授由千问计划发端,引发对学校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在校报上亲自撰文,这2篇文章最是记忆犹新,另有一篇是校报刊载的一则对山北实行物业管理、封闭道路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看法以商榷,则最让人担心和后怕,但这则评论居然还是最终发了出来,由此我还是很佩服校报的勇气和学校的胸襟的。最近的一篇,则是针对学校就业工作50强,站在员工的立场提出了别样的思考,还不敢署名而用的化名。再到后来,大概08年校报“狮山时评”版创刊,还设计了一个简陋的一个瞳孔加一个小手掌的图标,学校的评论更是走向了快车道,后来南湖新闻网改版,也建立了同名的“狮山时评”栏目,开始向全校师生广为约稿了。
但与此同时,校园评论也容易偏离既有的方向,走向它途。片面说来不外两种,一个是吐槽不得其法,一个是引导不见其效。员工频频就校园话题、民生“小事”在人人、空间、微博吐槽不止,但分散无力,或言辞激越不得法,难登大雅之堂,难入相关人士法眼,亦难产生话题性、影响力。而校园特约评论员、社论确时常就学校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等“宏大叙事”发出官方声音,一方面确实壮大了声威,坚决贯彻并表达了“中心思想”,有力引导了主流舆论,但不容否认的是,部分社论、时评文章入脑入心程度几何?难以评判。有的文章点击率和热点新闻一比,相去甚远,有的文章仅看其标题,“高举”“推进”之类,就已面目可憎、不忍卒读了。就在此时,包括彭光芒、严建兵、祝鑫在内的一些专业教师、辅导员们,则有意无意间夙夜上网,撰写评论、发帖、点赞不辍,倒赢得了不少粉丝,收到了网络育人的良好奇效。
在我看来,太阳成集团官网的校园评论,还是应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为主,坚持“立于太阳成集团官网而怀远”的宗旨。就我的体验,校园评论家、建设者们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歌颂与监督。即是正面鼓舞鼓劲,还是中性口吻或是负面揭露揭发;第二,疏导与添堵(或建议与批评)。我的理解是还是应该以建设性的批评或批评性的建议为主;第三,自主选题与命题作文。这个做好结合就好,“应景式”、命题作文是不可或缺的,你要习惯去写,并能写得得心应手、写出热爱和感情,只有这样,你的更多“私货”或者个性选题、自我话语才有顺产娩出的可能性。报刊是报人的良心,也是社会公器、党的喉舌,一个好的评论家并不忌讳选题,也无法去选择他的选题;第四,小我与大我。当前的现实是,既能深入到员工中去抒发他们的苦闷哀愁、风花雪月,又能站在学校的维度去思考、去建议、去批评和监督,这样的评论员太过稀少。因此读者无法通过阅读,看到校园评论的成熟及和谐生态,甚至看不到一个成熟、职业的可赞可弹有思想见地、有个性关照、有宽容大度的评论员的形象。换句话说,我们的校园里、官方媒体中还没有出现全文体写作(或“万金油”式)的评论员。
校园评论的未来该走向何处?个性化、品牌化、专栏化、职业化或许是个趋势。学通的“杨林们”还可以多些再多些。他们应该尽情伸展他们的触角和视界,去感知校园,去纪录校园,去找寻真相,去梳理校园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事实逻辑,去关注校园的种种细节、感人故事并行诸文字。这个过程很好玩,很艰苦,但很快乐很值得。我们看到,华中师范大学校园网给员工记者开辟了评论的专栏,我们的校报此前也邀请了固定的、近似于专栏作家撰写评论,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和举措,如果能够再调动专业教师、网络大V参与进来,形成固定的节奏、惯性,推出一些精品文章,精品栏目,积聚了一定人气和关注,评论员建立了自我的感觉和信心,校园评论的天空会更加蔚蓝,更加清朗。
(此文刊载于校学通社成立28周年社庆纪念专刊,作者陈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