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高校需要先进的行政文化

发布日期:2017-02-28 发表者: 浏览次数:

邱晓飞 北京工业大学宣传部长

高校是社会组织的一种,为了达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多重发展任务,是离不开行政管理的。高校去行政化绝不是不要行政,相反,高校需要理念先进、科学高效的高水平行政管理。

笔者认为,解决高校“去行政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树立“为学术服务”的行政思维。大学是一种学术共同体,是知识生产、知识保存、知识传承的特殊社会组织,学术是高校存在的本质意义,没有学术就没有高校。由于行政权力有明确的层级组织形式和强力的权力运行模式,并且拥有各类资源分配权,在与学术权力的对比中占有明显的强势地位,因此,大学要不断强化“为学术服务”的行政思维。大学的行政人员既是行政权力的服从者与执行者,更是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行政人员要和专任教师一样,对学术抱有应有的敬畏,对员工饱含深情。只有这样,行政权力的影响力才无法超越学术权力,学术权力才有可能真正得以独立自主的运行。当然,高校也存在教授对行政管理人员不尊重和不理解的现象,认为做教授比做管理高级,其实,高校行政管理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都在不断提升,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在本领域中都是专家能手,教授能够做好学问,不一定能够做好管理,双方彼此尊重和信任,才是大学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状态。

行政文化最直接体现在一所高校如何进行制度构建。笔者认为,拥有务实、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是拥有先进大学行政文化的重要表征。这里的“务实”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对同一所大学而言,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面临的主要问题也随之变化,大学的制度设计也要随之动态调整,而非一成不变。现实中,很多高校一直沿用的制度已经制约了自身发展却浑然不知。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工程科学人才的培养目标,2008、2009年前后其工科学院逐步改变了3年期限的目标管理考核方式,而采用了6年期限的国际评估考核。其国际评估选择两类专家,一是国际上最好的工科学院经理,二是国家骨干企业的总工程师或研发总经理。这是为了解现阶段上交大的工科学院与世界一流工科学院的差距有多大,与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在哪里。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在学校工科发展转型时提出的,体现了上交大务实敢为的行政文化理念。第二,对不同高校而言,不考虑自身定位和发展特色,盲目引入所谓流行或者通行的管理制度,也是不够务实的表现。越是内涵式发展越要关注学校的个性和特色,统一标准是规模化生产的方式,不适合高校。教育部近期开展的审核式评估就是很好的制度设计,它已经不再使用一套同样的标准来评价大学,而是关注一所大学是否遵循了其自身设定的培养过程,实现了这所大学自己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代表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巨大进步,给予了高校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

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是大学的组织属性决定的。大学是高度密集的创新人才构成的组织,其组织属性是不断向社会输出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成果,因此大学制度激励的最高境界是激发师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制度激励是一种内生动力机制,通过规则、制度的设计,实现对组织成员的方向引导、动机激发和行为强化,以人为本的制度能够持续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致力于激发全校师生的学术理想,为其追求学术理想提供平台和保障,只有这样,高校师生才会对各项制度有认同感和融合度。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是高校行政文化的精髓和骨架,也应该是大学综合改革的根本动力和要求。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核心在于多样性,尊重师生的个性化需求,越是行政理念先进的高校,工作生活在其中的师生越是拥有更多选择。无论是员工选课、转换专业,还是教师考核评估,人才聘任方式,都应该是多样化的。随着以人为本的行政文化理念不断融入制度设计,未来大学行政机构将趋于扁平化、弹性化,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行政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如果每所高校是一架疾驰向前、追寻理想之光的马车,大学行政就是车轴和车轮,不重视行政工作的高校是很难跑得快、跑得远的。建立“为学术服务”的行政思维,构建务实、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营造开放而包容的文化生态是未来高校行政的发展方向。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2/27/content_472819.htm?div=-1